阅读的古诗(集合16篇)

| 婕音

推荐文章

阅读的古诗(1)

20xx年上海中考及模拟考古诗阅读题例解

刘继鹏

上海中考及模拟考的古诗阅读题并不难,考测的内容主要包括:词语意思的解释,词语作用或句子意思的理解、景象意境的领会、表现手法的简赏、诗意的把握和作品风格的判断等。◇

要解答好此类试题,首先要读懂,即理解词义,明白句意,弄清层次,了解特色,把握主题。◙其次要读通,即分析语言,明确手法,感悟意境,体会情感。其三还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的诗体知识、文学常识和基本的语法分析能力。

请看我们对下列诗词阅读题的解析。

【试题】

20xx年上海中考题(为了便于解说,原序号一律改为1、2)

阅读下面的词,完成第7—8题(4分)

如梦令 李清照

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

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

知否?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

1,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。(4分)

2、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(2分)

A、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,晚风急猛。

B、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。

C、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。

D、这首词篇幅短小,有人物,有对话,意味深长。

【解析】

读懂:李清照的这首词很短,但却很有层次。一二两句是一层大意是说昨夜风雨交加,酣睡醒来却酒意尚存。三四两句又是一层,转而写人物问答。意思是天明时我问卷帘(暗寓天亮)侍女(海棠花怎么样了),侍女回答说:海棠花还是老样子。最后两句是第三层,我就对她说:你知道吗,海棠花应该是花儿消瘦绿叶更盛了。

读通:第一层先写景,既暗寓了作者内心的忧愁,为浓睡不消残酒和后面的问花做了铺垫。第二层问答,显示了作者和侍女的不同情态,作者心情急切,侍女轻疏大意,形成鲜明对比。由此又引出第三层,突出作者的体物入微,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特殊的情感感物伤己。

注意:我们上面的分析,是针对初中古诗词学习的基本要求来说的。具备了这样的能力,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,从容应对不同题型或内容的试题了。其实具体解题的时候,不一定要这样面面俱到。

题解:有了以上的理解,20xx年的中考古诗题就是小菜一碟了。

第1题解释浓睡,其实只要靠平时的语言积累就可以解决,那就是熟睡的意思(标准答案是酣睡)。但是,有时候词语是要依据语境来解释的,不像这一题这么简单,所以我们还是要具有依据具体语境来分析词语的能力。比如浓睡不消残酒一句,说明作者睡前是喝了酒的(借酒浇愁),喝了酒睡觉,一般会睡得很沉(或很熟),所以可以推出熟睡、沉睡、酣睡的意思来。

弄清了作品的层次,明白了句于句的关系,我们在解答第2题的时候,就能果断而准确地选择B项了。当然此题也可以通过对句子简单语法分析也可以准确解答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两句都有成分省略,试问卷帘人一句省略了主语我,而卷帘人是问的宾语;却道海棠依旧显然是回答,也省略了主语,这个主语就是问的宾语卷帘人。由此,我们也可以准确地选择B项。(附带说明雨疏风骤中的疏是有不同解释的,比如周汝昌先生解释为疏放、疏狂)

我们再看徐汇区的模拟试题:

阅读下面的词,完成第78题。(4分)

青玉案 元夕

宋 辛弃疾

东风夜放花千树。更吹落,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

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
7、词中鱼龙舞的鱼龙指的是 (2分)

8、下列各项正确的一项是(2分)

A、词的上阕描绘了人们欢庆春节的快乐场面。

B、词人表达了自己在繁华场景中与众不同的追求。

C、词中描绘的热闹画面体现了词人欢乐的感受。

D、该词是辛弃疾词作中豪放风格的代表性作品。

【解析】

为了节约篇幅,我们省去了读懂,直接从读通开始。

读通:这首词上片写景,渲染元宵之夜的繁丽热闹的景象;下篇转而写人,表现作者的追寻,而这正是作品的主旨所在。由此看来,热闹的灯市景象、盛装的游女,都不是作者追求的对象,只有那位在灯火阑珊处得佳人,才是作者的意中之人。由此看来,作者在华丽的灯火和欢乐的人流之中,是在追寻,并无欢乐。众里寻他千百度,表现的是一种急切、执着甚至焦虑的情感,所以才有蓦然回首的惊喜。原来作者写灯火写游女,完全是为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作铺垫的。

读通了辛弃疾的这首词,我们就可以准确地解答试题了。

先看第1题:

此卷第1题解释词语,就和市统考卷不同了,必须依据有关常识和语境来理解。题目是元夕,即元宵节(上元灯节),元宵放灯是传统习俗,词的上片写的就是灯市景象。其二,上片灯火一词提示我们,花、星、鱼龙都是用比喻手法来写灯火。由此判断这里的鱼龙不是鱼,不是龙,而是鱼、龙形状的灯。

由此看来,词语应该依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,从而作出准确的解释。

再看第2题:

此题与市统考题也有所不同,其一,市统考题是选误,此题是选正;其二,市统考题侧重句意、特点,此题侧重的是情境、风格。

A项中的春节,与题目元夕不合,明显错误。C项的表述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一,也和作品的主题不符,也是错误判断。豪放风格的作品一般景象宏大、气概豪迈、语言刚健实朴,而此作词语较为华丽,表意含蓄婉转,与豪放风格不同,所以D项也是错误判断。只有C项的归纳,和词作的主旨一致,所以选定C。

由此来看,读懂读通不仅包括诗词正文,还包括题目、作者和注释;要准确解题,除了较强的内容、情感、手法的理解能力,还需要必要的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(如传统节日、时令季节、风格流派等等)。


阅读的古诗(2)

1.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

A.学不可以已    已:停止。

B.假舆马者      假:借助。

C.臂非加长也    加:增加。

D.虽有槁暴      槁暴:风吹日晒而干枯。

2.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

A.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 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

B.①故木受绳则直      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

C.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   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

D.①蛟龙生焉          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

3.下列句中的加点词,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

A.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

B.圣心备焉

C.不如须臾之所学也

D.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

4.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

A.文章先以“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”,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,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,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。

B、 荀子发展了儒家的“劝学”传统,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,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,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。

C.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“善假于物”、逐渐积累、持之以恒等见解,对今天的我们来说,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。

D、 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,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,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,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。

5.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6分)

(1)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

(2)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。

参考答案:

1、C(加:更。)

2、B(A、从;被。B、 就。C、 表修饰;表承接。D、兼词,于之;语气词。)

3、C(博学:广泛地学习。圣心:圣人的心境。须臾:片刻。寄托:寄居。)

4.A(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”是比喻论证)

5、(1)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,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到的广阔。

(2)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,强健的筋骨,却向上能吃到泥土,向下可喝到泉水,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。


阅读的古诗(3)

None

君子曰:学不可以已。

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,虽有槁暴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临深溪,不知地之厚也;不闻先王之遗言,不知学问之大也。干、越、夷、貉之子,生而同声,长而异俗,教使之然也。诗曰:「嗟尔君子,无恒安息。靖共尔位,好是正直。神之听之,介尔景福。」神莫大于化道,福莫长于无祸。

吾尝终日而思矣,不如须臾之所学也。吾尝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登高而招,臂非加长也,而见者远;顺风而呼,声非加疾也,而闻者彰。假舆马者,非利足也,而致千里;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绝江河。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。

南方有鸟焉,名曰蒙鸠,以羽为巢,而编之以发,系之苇苕,风至苕折,卵破子死。巢非不完也,所系者然也。西方有木焉,名曰射干,茎长四寸,生于高山之上,而临百仞之渊,木茎非能长也,所立者然也。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兰槐之根是为芷,其渐之滫,君子不近,庶人不服。其质非不美也,所渐者然也。故君子居必择乡,游必就士,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。

物类之起,必有所始。荣辱之来,必象其德。肉腐出虫,鱼枯生蠹。怠慢忘身,祸灾乃作。强自取柱,柔自取束。邪秽在身,怨之所构。施薪若一,火就燥也,平地若一,水就湿也。草木畴生,禽兽群焉,物各从其类也。是故质的张,而弓矢至焉;林木茂,而斧斤至焉;树成荫,而众鸟息焉。酰酸,而蚋聚焉。故言有招祸也,行有招辱也,君子慎其所立乎!

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;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。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,用心躁也。是故无冥冥之志者,无昭昭之明;无惛惛之事者,无赫赫之功。行衢道者不至,事两君者不容。目不能两视而明,耳不能两听而聪。螣蛇无足而飞,鼫鼠五技而穷。《诗》曰:“尸鸠在桑,其子七兮。淑人君子,其仪一兮。其仪一兮,心如结兮!”故君子结于一也。

昔者瓠巴鼓瑟,而流鱼出听;伯牙鼓琴,而六马仰秣。故声无小而不闻,行无隐而不形 。玉在山而草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为善不积邪?安有不闻者乎?

学恶乎始?恶乎终?曰:其数则始乎诵经,终乎读礼;其义则始乎为士,终乎为圣人, 真积力久则入,学至乎没而后止也。故学数有终,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。为之,人也;舍 之,禽兽也。故书者,政事之纪也;诗者,中声之所止也;礼者,法之大分,类之纲纪也。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。夫是之谓道德之极。礼之敬文也,乐之中和也,诗书之博也,春秋之微 也,在天地之间者毕矣。 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箸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。端而言,蝡而动,一可以为法则 。小人之学也,入乎耳,出乎口。口耳之间则四寸耳。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!古之学者为己 ,今之学者为人。君子之学也美其身,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。故不问而告谓之傲,问一而告 二谓之囋。傲,非也,囋、非也;君子如向矣。

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着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。端而言,蝡而动,一可以为法则。小人之学也,入乎耳,出乎口;口耳之间,则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!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君子之学也,以美其身;小人之学也,以为禽犊。故不问而告谓之傲,问一而告二谓之囋。傲、非也,囋、非也;君子如向矣。

学莫便乎近其人。礼乐法而不说,诗书故而不切,春秋约而不速。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,则尊以遍矣,周于世矣。故曰:学莫便乎近其人。

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,隆礼次之。上不能好其人,下不能隆礼,安特将学杂识志,顺诗书而已耳。则末世穷年,不免为陋儒而已。将原先王,本仁义,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。若挈裘领,诎五指而顿之,顺者不可胜数也。不道礼宪,以诗书为之,譬之犹以指测河也,以戈舂黍也,以锥餐壶也,不可以得之矣。故隆礼,虽未明,法士也;不隆礼,虽察辩,散儒也。

问楛者,勿告也;告楛者,勿问也;说楛者,勿听也。有争气者,勿与辩也。故必由其道至,然后接之;非其道则避之。故礼恭,而后可与言道之方;辞顺,而后可与言道之理;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。故未可与言而言,谓之傲;可与言而不言,谓之隐;不观气色而言,谓瞽。故君子不傲、不隐、不瞽,谨顺其身。诗曰:"匪交匪舒,天子所予。"此之谓也。

百发失一,不足谓善射;千里蹞步不至,不足谓善御;伦类不通,仁义不一,不足谓善学。学也者,固学一之也。一出焉,一入焉,涂巷之人也;其善者少,不善者多,桀纣盗跖也;全之尽之,然后学者也。

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,故诵数以贯之,思索以通之,为其人以处之,除其害者以持养之。使目非是无欲见也,使口非是无欲言也,使心非是无欲虑也。及至其致好之也,目好之五色,耳好之五声,口好之五味,心利之有天下。是故权利不能倾也,群众不能移也,天下不能荡也。生乎由是,死乎由是,夫是之谓德操。德操然后能定,能定然后能应。能定能应,夫是之谓成人。天见其明,地见其光,君子贵其全也。


阅读的古诗(4)

对这首诗中词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( )(3分)

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”点明出征时是春天。“依依”形容柳丝轻柔,随风摇曳的样子,似乎是为人送行,又似乎表示挽留。

“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”是说归来时是冬天。“霏霏”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,似乎表示欢迎,又似乎表示冷漠。

“行道迟迟”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。

“今我来思”一句中的“思”,用在句末,没有实在意义。

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,不恰当的一项是( )(3分)

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。

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,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,写出了内心的伤悲。

这首诗写的是戍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,通过诗句,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戍边时的苦况,对从军生活的厌倦,及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。

“行道迟迟,载渴载饥”两句是直接描写,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,但感情是克制的、平和的,体现了《诗经》“哀而不伤”的特点。


阅读的古诗(5)

考点说明: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。能力层级D级(鉴赏评价)。

答案:C、E

详细解析:5分,答对1项2分,答对两项5分。对“无意收复失地的批判”理解错误。简洁普通的形象和平淡直白的语言错误。全诗形象看似普通但错杂多样。前三联的语言看似平和实则激扬,尾联议论和抒情相结合,语言愤激。

考点说明: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。能力层级D级(鉴赏评价)。

参考答案:(1)直抒胸臆、用典抒情。

(2)①对秋意寒凉,时节变迁的感伤。

②对国家时局动荡,危机暗伏的忧虑。

③对自己空有忧国之情、报国壮志,却不受赏识,无从施展的悲哀。

④对朝廷中某些人安于一己享乐,排挤打压正直之士的抨击。

详细解析:6分,第一问2分,一点1分;第二问4分,每点1分,意思相近即可。


阅读的古诗(6)

考点说明: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。能力层级D级(鉴赏评价)。

答案:C、E

详细解析:5分,答对1项2分,答对两项5分。对“无意收复失地的批判”理解错误。简洁普通的形象和平淡直白的语言错误。全诗形象看似普通但错杂多样。前三联的语言看似平和实则激扬,尾联议论和抒情相结合,语言愤激。

考点说明: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。能力层级D级(鉴赏评价)。

参考答案:(1)直抒胸臆、用典抒情。

(2)①对秋意寒凉,时节变迁的感伤。

②对国家时局动荡,危机暗伏的忧虑。

③对自己空有忧国之情、报国壮志,却不受赏识,无从施展的悲哀。

④对朝廷中某些人安于一己享乐,排挤打压正直之士的抨击。

详细解析:6分,第一问2分,一点1分;第二问4分,每点1分,意思相近即可。


阅读的古诗(7)

人生志向,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,壮志难酬的悲叹,宦海沉浮或仕途失意的苦闷,洁身自好的追求,寄情山水、归隐田园之志等。

忧国伤时,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,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,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,忧虑百姓离乱,担心民族命运,感叹昔盛今衰等。

人生感受,包括伤春悲秋,叹息人生短暂、韶光易逝,感伤世事多变,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。

思乡怀人,包括羁旅愁思,思念亲友,边关思乡,闺中感怀等。

送别感怀,如依依不舍,情深意长,坦陈心志等。


阅读的古诗(8)

一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

春日

吴锡畴①

韶光大半去匆匆,几许幽情递不通。

燕未成家寒食雨,人如中酒落花风。

一窗草逆濂溪老②,五亩园私涑水翁③。

无赋招魂成独啸,且排春句答春工。

【注】①吴锡畴,南宋末年诗人,死后第三年南宋即亡。②濂溪老,指周敦颐,晚年定居于庐山,世称濂溪先生。③涑水翁,指司马光,陕州夏县(今属山西)涑水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

⑴颈联中“逆”、“私”二字极为精妙,请结合诗句试分析其妙处。

⑵有人说“幽情”是该诗的主脑,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?在诗中指什么情感?

二、阅读下面这首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

暮 春

翁 格

莫怨春归早,花馀几点红。

留将根蒂在,岁岁有东风。

⑴第二句“花馀几点红”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?为什么?

⑵三、四两句的`含意是什么?能给你什么启发?

三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,然后回答问题。

题玉泉溪

【唐】湘驿女子

红叶醉秋色,碧溪弹夜弦。

佳期不可再,风雨杳如年。

⑴你认为诗中哪一个字最为精练传神?为什么?

⑵分析本诗是怎样虚实相衬的?


阅读的古诗(9)

长歌行古诗阅读答案

《长歌行》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。此诗从整体构思看,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,光阴一去不返,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,发奋努力,使自己有所作为。下面我们来做一下这首诗的练习题吧。

长歌行

【乐府诗集】

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②。

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

常恐秋节至,焜黄③华叶衰④。

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
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
【注释】

①长歌行:长歌:长声歌咏,也指写诗;行(xíng):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,歌行体的简称,诗歌的字数,和句子的`长度不受限制。长歌行是指“长声歌咏”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。②晞:晒干。③焜黄。④衰:读cui。

【译文】

园中有碧绿的葵菜,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。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,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。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,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。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,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?人也一样,少年时不努力,到老来只能是白白悔恨了。

【阅读训练】

(1)第二联中的“布”和最后一联中的“徒”,在诗中是什么意思?

(布:散布;徒:空)

(2)诗人用“常恐秋节至”表达对“青春”稍纵即逝的珍惜,其中一个“___”字,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。 (恐)

(3)诗歌从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_____的思考,最终得出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。 (人生价值)


阅读的古诗(10)

古诗《丹阳送韦参军》阅读答案

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,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,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,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《丹阳送韦参军》阅读答案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,完成题。(3分)

丹阳送韦参军

严维

丹阳郭里送行舟,一别心知两地秋。

日晚江南望江北,寒鸦飞尽水悠悠。

小题1:第二句诗中哪个字表面上写景,实际上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?(1分)

小题2: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(2分)

参考答案:

小题1:秋。

小题2: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或依依惜别之情。(答出一点即给满分)

试题分析:

小题1:试题分析: “一别心知两地秋”,“秋”字,表面上写时令,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。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。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,以“心”上有“秋”说明“愁”。所以“两地秋”是双关语。

小题2:试题分析:根据诗句中“一别心知两地秋”景物渲染的'凄清氛围以及“日晚江南望江北,寒鸦飞尽水悠悠。”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来体会诗人的情感。“一别心知两地秋”,交代送别的时间——秋天。“一叶落而知天下皆秋”。“两地秋”之语,并不是说两地秋色有何不同,而是说同样秋色,而人已分两地。惜别之情,溢于言外。值得注意的还有句中隐含着的“愁”字。“愁”字可以被分解为“心”、“秋”两字,故诗人往往用“秋心”、“心上秋”之类的辞藻来暗指“愁”字。本句“一别心知两地秋”,明写秋而隐写愁,耐人寻味。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。“日晚江南望江北”这一句转接自然,不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。“江南”、“江北”,对比照应,突出了江水的阻隔。丹阳在江之南,“江南”──“江北”,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,也是作者目送方向。“望”字传出思念之神态,忧思绵绵,“日晚”暗示思念时间之久,见出友情之深。由“望”自然而然地带出末一句“寒鸦飞尽水悠悠”。这一句写望中所见。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,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。由于思念,站在江边长时间的遥望着,秋日黄昏,江面上寒鸦点点,给人增添愁思。可是,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“飞尽”了,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。这一切给人以孤独、寂静、空虚的感触。“水悠悠”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。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,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。


阅读的古诗(11)

享受古诗阅读的乐趣美文

周德藩主任指出,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教学,而提高阅读水平的唯一途径就是扩大阅读量:早期阅读、大量阅读、高效阅读。我们要向孩子们推荐优秀读物,让孩子们去读。古代的、现代的、中国的、国外的书籍都应该去读。倡导提早阅读,倡导阅读教学的课外与课内相结合。

在这个理论指导下,我班结合实际开展了多种读书活动,孩子们在将近一年时间里,阅读了大量的优秀读本:中国四大名著、中华经典等,取得的成效也是立竿见影的。

记得我推荐给孩子们的第一首诗是《咏鹅》。鹅,鹅,鹅,曲项向天歌。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这首古诗不少孩子在入学以前就已经会诵读了,但他们不见得都理解诗的含义。为了调动他们的兴趣,我从网上下载了鹅的相关资料,其中包括鹅在水中游的`图片。孩子们对图片的兴趣很浓,边看边听我的介绍:这首诗告诉我们鹅喜欢伸长脖子仰天大叫,当他在水里游的时候,一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河面上,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,可以清楚的看到鹅红色的大脚掌。“哇,真漂亮。”不少同学由衷地发出赞叹。好动的黄伟开始在座位上摇晃起来,吸引了周围不少同学的注意力。我不得不停了下来,黄伟本能的以为这次老师要批评了。哪知我一改惯例,不但没批评,反而表扬他:“黄伟学的真象,鹅在水里游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,我们再请他给全班同学表演一下,大家一起评一评,看他学得像不像。”开始他还显得拘谨,当他的目光和我欣赏的眼神交汇后,他又放开胆子表演了一次,大家一致认为他学得真像。在大家的掌声中,黄伟带着成功的喜悦坐了下去。不少同学也跟着动了起来,看到这么好的教育机遇,我忙启发大家:就这样背古诗太单调了,如果能用别的新的形式来背就更好了。大家想到了可别忘了第一个告诉老师,我会给他发创意奖哟。

出乎我意料的是,第二节课下就有几个同学跑来,杨高睿抢着告诉我说:“王老师,刚才我们一边跳皮筋一边背古诗的。”“是吗?能跳给我看看吗?”``````没想到,孩子们这么有创意,把背古诗和跳皮筋结合起来,玩中学古诗,好!为了嘉奖他们几个,我特意把奖品拿到班级去发,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,杨高睿他们捧走了写着大大的“奖”字的本子。我知道他们捧走的不只是本子,还有老师的赞许和认可。

在他们抛砖引玉之后,胆大的王梦晓举手表示,她还能用唱歌的形式背古诗。当大家向她投向诧异的的目光时,她放开嗓门唱了起来:鹅,鹅,鹅,曲项向天歌。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``````“我姐姐教我唱的,她在一年级时音乐老师教的,是音乐书上的歌。”一唱完,她就自报家门。当然,她得到了同学们同样的掌声。我不禁赞叹,同时也明白了朱永新市长这句话的真谛:无限相信孩子的潜能。

从那以后,班上同学对古诗的兴趣更加浓厚了。我把周四下午的第一节语文课,专门列为读书指导课。同学们都爱上了这节课,数着手指盼望着周四下午的这一节课。课堂上那些令人讨厌的问题学生也没以前那么爱动,爱讲话了,开始学着思考老师的每一个问题。我也开始思考是什么改变了他们?与其说是我的表扬,还不如说是同学们的掌声,更不如说是古诗阅读改变了他们。

近两个学期下来,班上记忆力强的孩子已经能背诵近五十首古诗了。在古诗的海洋里,我和孩子们尽情吮吸着知识的雨露,尽情享受古诗阅读带给我们的无尽乐趣。我坚信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中,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有自信,知识面会越来越广,他们今天的所学将受用终身,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明天努力奋斗。


阅读的古诗(12)

出关古诗阅读答案

出关①

吴兆骞

边楼回首削嶙峋,筚篥②喧喧驿骑尘。

敢望余生还敌国,独怜多难累衰亲。

云阴不散黄龙③雪,柳色初开紫塞④春。

姜女石⑤前频驻马,傍关犹是汉家人。

【注】①诗人流放宁古塔县途经山海关时所作。②筚篥():军中乐器。⑧黄龙:边塞名,措指宁古塔。④紫塞:此指山海关。⑤姜女石:清高士奇《扈从东巡日录》:“出关数里有姜女祠,祠前土丘为姜女坟,望夫石在其侧。”

14.下列对这首涛的赏析,不恰当的两项是()()(5分)

A.“山海关”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,作者行至此处回望,表现出对放土的眷恋。

B.首联中的“边楼”“嶙峋”“筚篥”就写出了山海关崇山峻岭,有戍边的将士把守的情况。

C.第二句写出了边塞军乐喧闹,驿马奔驰,飞尘四起,一片热闹繁忙的关外景象。

D.第三句写出了诗人虽遭流放,但~定能在有生之年回到故乡。

E.第四句写作者因对连累双亲而自责,抒发了不忍离开故土,挂念衰亲的情感。

15.诗歌后两联是如何表达涛人情感的,请结合诗句分析。(6分)

14.C.“热闹繁忙”错,应为悲凉冷落D.“相信自己一定”错,是不敢奢望能回到故乡。

15.①对比:将边塞云色浓黑,白雪覆盖的阴寒与山海关柳叶繁茂的春意对比,突出了边塞的`苦寒,表达了诗人流放边塞的苦闷之情。(虚实:虚写边塞云色浓黑,白雪覆盖的阴寒,实写山海关柳叶繁茂的春意,两相对比,突出了边塞的苦寒,表达了诗人流放边塞的苦闷之情。仅答出情景关系,酌情给分)(3分)

②用典:通过写只有“傍关”的百姓是“汉家人”,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之情和因发配边塞而产生的孤独、失落之感。(3分)


阅读的古诗(13)

《古诗源·古歌》阅读答案

在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,狭义的古诗,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(又名今体诗)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。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`《古诗源·古歌》阅读答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古歌

秋风萧萧愁杀人,出亦愁,入亦愁。

座中何人,谁不怀忧?令我白头。

胡地多飚风①,树木何修修②。

离家日趋远,衣带日趋缓。

心思③不能言,肠中车轮转。

【注】①飚(biao)风:暴风。②修修:形容树木干枯的样子。③思:悲。

(1)下列对本诗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
A.“秋风萧萧愁杀人,出亦愁,入亦愁”,这三句写秋风萧瑟,诗人愁情满怀,出入难安,无计摆脱。

B.“座中何人,谁不怀忧”,“何人”“谁不”,以两个反问表明,除了诗人以外,座中其他人都不忧愁。

C.“胡地多飚风,树木何修修”两句,描写了北方边地的树木被狂风吹得枝叶干枯,给人以萧疏之感。

D.“离家日趋远,衣带日趋缓”两句,表明诗人离家越来越远,乡愁越来越重,因而日见消瘦,衣带渐宽。

(2)这首诗中“心思不能言,肠中车轮转”两句堪称写愁妙笔,请简要赏析。

参考答案:

(1)B

(2)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、夸张的手法,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悲苦难以言表,就像车轮在肠中不停地转,深切表达了客居胡地的游子浓重的思乡愁绪,以鲜明生动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,令人震撼。(意思对即可。)

译文:

呼啸的秋风让人无限忧愁,进也忧愁,退也忧愁,异域戍边的人,哪个不陷入悲愁中?真是愁白了头啊。西域多狂风,树木萧瑟干枯。离家日子越来越远,衣带渐宽人消瘦。思乡的悲苦无法言说,就像车轮在心中旋转。

赏析:

这是一首客居胡地的游子思乡之歌。诗歌用质朴的语言抒写了浓重的思乡愁绪,气氛惨烈。诗的开端即以萧瑟秋风与一天愁云惨雾,以羁旅之身而置此秋风落叶之时怎能不感到乡思难任,“愁杀人”也!“出亦愁,入亦愁”,真是愁肠百结,凄苦万状,无由解脱。面对瑟瑟秋风,举座之人“谁不怀忧”?

“我”更是乡愁莫释,愁白了头!“胡地多飙风”写出了边远之地的荒旷,同时也透露出漂泊者心境的凄凉,他就象、被胡地飙风吹枯的树木一样,是那么的委顿不堪。“离家”二句直点主题,离家越远,乡愁越重,以至身体消瘦, 衣带渐宽。如此乡愁难以言表,它就象那车轮滚来滚去,把一颗心辗得粉碎,令人痛楚不堪。这首诗以景与情,情怀激动,一泻而下,扣人心弦。尤其是最 后两句以“车轮”比喻回环于心的悲哀,形象而深刻,令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往复辗转的无限痛楚。


阅读的古诗(14)

教学相长古诗阅读答案

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,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,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,分析原因及时总结。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相长古诗阅读答案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虽有嘉肴,弗食不知其旨也;虽有至道,弗学不知其善也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自强也。故曰:教学相长也。

【阅读训练】

1、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()中注音,在横线上释义。

①弗食不知其旨(zhi一声)知道②教学相长(zhang三声)增强、促进

③虽有至道(sui一声)即使④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(kun四声)困惑,理解不透

2、翻译句子。

①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

译文: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,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

故曰:教学相长也

②译文:所以说,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

3、《教学相长》集中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,说明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。

4、(用原文填空)本文在论述时先以“嘉肴弗食不知其旨”作比继而引入“至道弗学不知其善”,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,最后归结到“教学相长”这个结论。

【译文】

即使有美味的食物,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;即使有最好的道理,但是不学,就不知道它的好处。因此,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,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。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,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;知道自己有所欠缺,然后才能刻苦地钻研。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。

阅读理解人称作用题

【知识储备】

三种人称的作用

第一人称:便于直接抒情,自由表达思想感情;有亲切感;可以把文中的人物、事件写得好像是“我”的亲身经历,增强文章的.真实感;便于直接表达“我”内心的喜怒哀乐,亲切自然。

第二人称:

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,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;

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;

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,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。一般书信、诗歌和赞颂、悼念的文章的使用。

第三人称:直接表现生活,不受时空限制,灵活自如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,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。

阅读理解原因概括题

1、分条列出依据题

2、由果溯因题

3、简述概括题

这类题常见的提问方式:

①作者这样说(评价)的理由是什么?

②综观全文,概括____的主要原因。

③概括文意,说说____为什么闻名遐迩。

其他提问方式:①文章描绘了“时间”的各种行走方式。

③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“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”的。

“原因概括题”虽说难度不大,但答案组织要求高:既要关注显性要点,又要注意挖掘隐性要点,答案各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,且不要遗漏要点。

原因概括题型建模表现在三个方面:

1、关注提问模式(常见提问模式见前面“命题特色”部分)

2、把握思维模式(1)、思考方法:由果溯因、一果多因。很多散文,作家总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、明晰某些道理,而这些感悟、道理就是命题人命题的“果”。这些“果”从何而来?就是前后的叙事、描写、回忆等等。说到底,散文全文一般就是一个大因果复句,故这类题要求的跨度一般较大,涉及全文。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,尽量把这多“因”的数量找全。

(2)、思考原则: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。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,其上下文,往往是答案要点最密集的地方。所以,一定要“就近”思考答案。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。这时,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。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是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的结合,隐性要点易疏漏,作答时要有挖掘隐性要点的意识和原则。

3、规范答题模式:它无固定的答题模式,但根据题目要求不同,一般有几种具体的答题方法:

(1)、引述,即择用原文中的某个词语或句子作为试题的答案。

(2)、整合,即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,依据题目要求,对相关语意重新组合。

(3)、概括,即不能用文中的现成的词句作答,必须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。另外,原因概括题答案组织最好规范,可用:因为①②③……这种形式回答。


阅读的古诗(15)

姑苏有赠古诗阅读答案

在日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,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。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姑苏有赠古诗阅读答案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姑苏有赠

俞德邻①

画接珠翠列娉婷,辽鹤②重来失故城。

商女不知宁有恨,徐娘半老尚多情。

一帘花雨谈幽梦,双桨莼③波急去程。

却倚阊门④重⑤回首,笳声呜咽暮云横。

注释:

①俞德邻(1232~1293):宋末元初诗人。本诗是元朝初年作者赠歌伎之作。

②辽鹤:《搜神后记》载,丁令威,辽东人,学道于灵虚山。成仙后化成鹤回到故乡。

③莼:莼菜,又名水葵、马蹄草等,吴地水中多莼。可以作羹,其味鲜美。这种莼羹曾引起西晋诗人张翰的故园之思。

④阊门:姑苏城的西门。⑤重:读zhòng,难,困难。

(1)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,恰当的两项是CD

A、“商女不知宁有恨”,承起句而来,化用杜牧《泊秦淮》的诗意,直接表达出对没有亡国之恨的“商女”的.强烈批判之情。

B、首联诗人写在画楼里见到了佩珠戴翠的娇娘,接着用丁令威这则神话,抒发感慨,主要反映了诗人渴求解脱苦难的愿望。

C、尾联以景结情,寓情于景。“笳声呜咽”凄凉哀怨,暮云横飞纷乱压抑,通过营造凄凉萧瑟的意境,传达出作者的哀伤悲切。

D、颈联“一帘花雨谈幽梦”,紧承上句,点明了来游的时间和事件。“幽梦”是指从前的欢乐情景,今夕话旧,恍惚如梦。

E、本诗是作者赠歌伎之作,花月之缘只为载体,写得凄怆悲慨,又大量用典,语意浅显,明白如话,在遗民诗中算是有深度的作品。

(2)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。

答案:

(1)CD(选对一个给3分,选对两个给5分)

(2)①无限伤感,缅怀故国的情意。江山易主,景物全非,这“失故城”三字里蕴含着无限的伤感情意。②依依不舍,不忍离去的悲伤。“却倚阊门”,诗人眷恋繁华的姑苏,依依不忍离去。③回归旧庐,思念家乡的心情。借用“莼波”的典故透露出回归旧庐时的心情。(每点包括概括2分和分析1分,答出任意两点,即可得6分)


阅读的古诗(16)

度荆门望楚古诗阅读答案

在日复一日的学习、工作或生活中,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,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、抒情诗、送别诗、边塞诗、山水田园诗、怀古诗(咏史诗)、咏物诗等。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度荆门望楚古诗阅读答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度荆门望楚

陈子昂

遥遥去巫峡,望望下章台。

巴国山川尽,荆门烟雾开。

城分苍野外,树断白云隈。

今日狂歌客①,谁知入楚来。

【注释】①狂歌客:春秋时期楚国人陆通,字接舆,见时局动荡,便佯狂不仕,被时人称为楚狂。

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,不正确的两项是( )

A. 诗的一、二句中运用叠词“遥遥”、“望望”,笔锋轻快、流畅,诗人的兴奋喜悦的情感尽显其中。

B. 作者连用“巫峡”“章台”“巴国”“荆门”四个地名,紧扣诗题中“度”字,突出了船行的疾速。

C. “城分苍野外,树断白云隈”写两岸风光,“分”“断”写出了大自然的变化,令诗人惊愕而欣喜。

D. 诗中前六句写景,后两句写人,从而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与诗人神采飞扬的形象完全分离开来。

E. 诗人尾联运用典故,以接舆自况,表达对壮丽山河的.无比热爱,又表达了自己傲世的激昂之气。

2.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试简要分析。

1. CD C项,“‘分’‘断’写出了大自然变化,令诗人惊愕而欣喜”说法错误。“分”、“断”写出了青苍苍的原野无边无际,远远地偶尔可见一两座城镇的轮廓;视野尽头,树林如带,隐隐与白云相接。这是奇妙而美好的风光。这种风光令作者遐想,而不是惊愕而欣喜。

D项,“完全分离开来”说法错误。而是景象与形象交相辉映,融于一体。

故选CD。

2. ①抒发度荆门时的欢快之情。首联以“遥遥”与“望望”重叠,将欢快之情注入轻舟疾行之中。②诗人目睹新奇之景,表达出兴奋激动之情。诗人在颔联中用“烟雾开”三字,简练而形象地描绘了度荆门时的自然景象的变化,行进中,水气蒸腾,烟环雾绕,越过之后,则是豁然开朗,天宽地阔。③尾联以接舆自比,写出了入楚地的兴奋之情,既表达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无比热爱,又充分表达了傲世的激昂之气。

好了,本文就介绍到这里,愿我们如花绽放,不负韶华,学员们,加油!(来源:360范文网 http://www.360fanwen.Com)文章共字

283670